地雷战:一部展现胶东抗日根据地人民英勇斗争的经典电影
“民兵都是英雄,不怕吃苦,不怕困难。”这是电影《地雷战》插曲《民兵都是英雄》中最铿锵有力的一句台词。每当听到这首熟悉的旋律,我都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196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军事教学片《地雷战》是我看过无数遍的老电影,讲述的是胶东抗日根据地人民进行地雷战的故事。电影里的每一个情节、每一个人物形象、每一个旋律,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
抗日战争是一场人民战争,游击战是支撑中国长期抗战的重要战争形式,地雷战在抗日游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6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把胶东抗日根据地人民进行地雷战的故事搬上银幕,拍摄了军事教学片《地雷战》。影片自全国上映以来,深受观众喜爱,影响力历久弥新,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一)
电影《水雷战》从介绍水雷战军事科学知识入手,艺术地再现了人民战争中的群众智慧,以精湛的艺术表现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42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一年,胶东抗日根据地边缘地带的一些村庄经常遭到驻扎在黄村据点的日伪军的洗劫。为了彻底粉碎敌人的侵犯,加强边缘地带的对敌斗争,上级党组织决定从主力部队抽调一批干部,到各地组织领导民兵部队。于是,八路军雷连长奉命调任根据地某区军委主任。他来到赵家庄后,坚持以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为指导,与民兵队长赵虎一起发动群众。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他们结合当地实际,丰富了地雷战的战术战术,用各种自制的地雷,在山林里布设雷阵,有效地弥补了当时民兵武器落后、不足的缺陷,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敌军为对付雷阵,先调工兵用探雷器排雷,然后到赵家庄烧杀抢掠。民兵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制雷技术和布雷方法,使敌人难以防御。麦收季节到来,趁民兵收麦之际,敌人想接管赵家庄,但民兵早已布下天罗地网般的雷阵,做好了战斗准备。他们与八路军主力配合,一举攻占了敌人黄村据点,彻底歼灭了这伙日伪军。
作为一部经典的抗战故事片,电影《地雷战》场面生动,对白细腻,节奏轻快,画面逼真。影片情节取材于当时胶东抗日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真实战斗经历,将民兵紧张的战斗场面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趣味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观众有强烈的代入感,不知不觉地走进作品,与影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中国人民抗日游击战争,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侵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但帝国主义的威胁仍然存在。为了适应反侵略战争的需要,1958年,全国掀起了编组民兵师、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热潮。军事教学片《地雷战》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拍摄的。
(二)
影片讲述的是地雷战前后根据地人民命运的变化。地雷战前,战争形势极其严峻,民兵武器简陋,难以应付敌人的侵蚀、杀戮和抢劫。敌人占领黄村后,群众四处躲藏,流离失所。地雷战开展后,形势发生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大不相同。“鬼子少我们就打,鬼子多我们就掉头。躲在黑暗中打冷枪,埋下地雷,远远地看着。鬼子炸了打了,不见人影。”民兵用地雷阵布下天罗地网,与敌人殊死搏斗。“不见鬼子不挂弦”是电影《地雷战》中的经典台词。 这句话曾随电影上映而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一代又一代孩子玩抓坏人游戏时的口头禅。
为了展现水雷战的威力,影片精心设计了五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凸显了民兵的勇敢、智慧和毅力,与日军的狡猾、凶险、残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每一个战斗情节都让观众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观看。
第一轮,敌人小股出动“扫荡”,山上的信号树指明了敌人移动的方向,赵家庄民兵爆破组埋设地雷、布设地雷阵,游击组则监视敌人动向,相互配合。突然遭遇地雷阵的敌人被炸得翻倒在地,山石被炸得措手不及,打了几发空弹后灰溜溜地逃窜。群众欢呼雀跃,“地雷炸了,真是胜利啊。”
第二轮,黄村鬼子又出动了,兵分两路,一队正面进攻,一队侧面进攻,准备一起进攻赵家庄。赵家庄民兵立即行动起来,开始在敌人必经之路和可能进攻的方向埋设地雷。正面进攻的敌人用探雷器探测地雷,但没有奏效,被地雷炸得动弹不得。侧翼进攻的敌人遭遇麻雀战和地雷战的结合,被打得头晕目眩,引进雷阵踩地雷,敌人侧翼进攻失败。正面进攻的敌人也屡屡受挫,链式地雷、碎石地雷给敌人造成重大伤亡,但鬼子中队长中野仍不放弃,打算强行进攻。赵家庄民兵在八路军主力支援下,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第三轮,黄村的敌人不甘心失败,从青岛调来工兵,用探雷器排雷。工兵队长渡边得意洋洋,挖出一个又一个地雷。随着一声巨响,敌人引爆了挖出的地雷,给雷区造成了重大破坏。敌人闯入村子,大肆烧杀抢掠。敌人的凶恶子弹连小孩也不放过,人民损失惨重。
第四轮,面对敌人的探雷器,民兵毫不气馁,反而对地雷进行改进,制造出真、假地雷、夹雷、发雷等更为精密的地雷,使敌人的探雷器难以发挥作用。黄村的敌人再次率领渡边工兵队“扫荡”时,迎面碰上各种地雷,最后连探雷器都被炸掉了。敌人无奈,只好撤退。
第五轮,黄村敌军“扫荡”失败,别无选择,只好派叛徒队长前去刺探情况、盗取地雷。儿童团员铁蛋无意中泄露了地雷战的秘密,即“没有敌人地雷战游戏,没有绳索”。叛徒队长在刺探情况、盗取地雷时,被民兵及时发现,盗取地雷失败。敌军又想出一个计谋,渡边扮成村妇去盗取地雷,民兵故意让她去盗取缓爆化学地雷,结果渡边被她盗取的地雷炸死了。
许多国家在战争中使用过地雷,但抗日军民在我党领导下,却能熟练运用地雷战,震慑敌人。当敌人的“三光”政策几乎把中国大地变成焦土时,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起反抗,运用灵活的游击战方法与敌人作战。地雷战作为抗日游击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敌人饱受地雷之苦,最终将侵略者困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三)
影片的主题是埋好地雷、举起枪炮,根据地人民就有希望。同时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人民军队,人民就没有一切;没有武装斗争的胜利,中国革命就没有胜利。人民战争的真正力量在哪里?在于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作为一部军事教学片,影片叙事清晰,结构紧凑,主要围绕制地雷、埋地雷两个方面展开,成功塑造了雷导、赵虎、石大爷、铁蛋爸爸、玉兰、二曼、田嫂等人物,生动地展现了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中国人民保卫祖国的勇气和决心。正如影片主题曲所唱的“埋好地雷、举起枪炮,漫山遍野布下战场,坚决消灭侵略者,武装自己,保卫家乡。”
影片中制作地雷的场面十分戏剧化,体现了群众的智慧。影片中群众制作地雷的最初想法,是群众看到地雷“把石头都炸掉了”而萌生的。考虑到“山沟里到处都是石头,不愁没有出路”,“我国制造炸药,老一辈人都做过,所以不稀奇,我们自己就能做,一块硝石,两块硫磺,三块木炭就可以”。于是,赵家庄群众在党的号召下,“就地取材,自力更生”,“自己制作地雷”。赵家庄的地雷不仅自己制作,还根据战争的需要,制作了子母雷、链雷、真假雷、夹雷、海雷、天花雷等各种类型的地雷。这些种类繁多、功能齐全、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的石雷,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以头发雷为例,民兵队长赵虎用自己的头发控制一根弹力很大的橡皮条,利用橡皮条的拉力使地雷爆炸。这种地雷灵敏度很高,轻轻一碰就能引爆。地雷也有真假之分,假地雷在上,真地雷在下,你动一下假地雷,真地雷就会爆炸。再比如铁夹地雷,钉在地上,既可以安放踩踏地雷,又可以安放绊倒地雷,使用起来很方便。
地雷也是影片的一大看点。影片中,民兵们就如何埋设地雷,与敌人斗智斗勇,巧妙地将地雷埋在“河边、路边”、“山沟里、山顶上”,院落里、房前屋后、大街小巷等敌人必经之地。“真真假假,死角地雷运用灵活,处处开花”,消灭敌人的战场也是预先设定好的,“满山遍野石头开花”,“敌人动弹不得”,“敌人躲不开”,“鬼子飞上天”。以碎石地雷为例。将炸药放在簸箕状的石坑里,盖上木板,堆上碎石,封锁路口、滩涂、河道等险要地形,可大量杀伤敌人。在地雷上面放几枚手榴弹,这种手榴弹被称为子雷。 只要踩到地雷,手雷就会飞起来爆炸,可以有效对付敌军的骑兵或行军旅。用一根铁丝把几颗地雷串联起来,就叫链式地雷,只要敌人踩到一颗地雷,整串地雷就会被引爆,是专门用来炸毁敌军行军旅的。敌人残忍狡猾,他们用探雷器来破雷。日军渡边在偷雷时被化学雷炸死,他被抓到涉水过地雷,遭到民兵埋设的蝎子雷的重击。如今,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还收藏着当时基地制造的多枚地雷。据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博物馆地雷战争纪念馆资料显示,当年海阳民兵用地雷,村村布防,家家备战。 他们出战2000余次,毙、伤、俘敌1800余人,有力地支援了胶东其他地区的抗战。
《地雷战》作为红色影片的经典之作,以蓬勃的生命力、创新的热情、磅礴的气势概括时代与历史,着力展现中国抗日军民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力量,是一部党史教育的视觉教材。影片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必将永垂不朽,值得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回味。
阴阳师4月22日更新内容:帝释天上线技能调整,红莲华冕活动来袭[多图],阴阳师4月22日更新的内容有哪些?版本更新
2024-05-29四川电视台经济频道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直播在哪看?直播视频回放地址[多图],2021四川电视台经济频
2024-05-29湖北电视台生活频道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直播回放在哪看?直播视频回放地址入口[多图],湖北电视台生活频道
202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