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客服系统最新调整,偶尔挂机不要紧,因为信誉分可找回
为了防止有小伙伴被蒙在鼓里,我就来替大家好好分析一下这次客服系统的6处调整。
客服系统的第一处调整是服务专区升级。
服务专区包含了热门问题、视频答疑、快捷工具、处罚、充值、举报、道具、活动以及防沉迷等功能。
在处罚这一栏专门新增了信誉分补给的功能,在快捷工具这一栏则新增了各种补发以及查询工具,具体的情况请看下面的介绍。
第二个调整就厉害了,它的名字叫做信誉分补给工具。
⑴什么是信誉分补给工具
什么是信誉分补给工具呢?顾名思义,当你的信誉分因为种种原因被扣了之后,你可以通过信誉分补给工具来进行补给,就比如上图,原本是信誉分是98,补给完之后就是100。
但是呢,补给是有条件的:
- 第一,按照字面意思,每次补给是需要再次学习游戏服务协议的(大家有认真看过协议吗)。
- 第二,针对不同的信誉等级,补给的cd时间也有不同(≥6级补给冷却时间是15天,其余是30天)。
- 第三,补给的途径是:设置→客服→信誉分补给。
⑵我对这个调整的看法
一般意外有事挂机了会扣不少分,而一旦分被扣了就无法打巅峰赛,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信誉分补给来完成信誉分的快速补回。
所以,从目前来看,我对这个调整是一万个同意,这样大家在实在有事的时候就可以丢下手机放心的去做现实的事情(不要和我说你永远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第三个调整就厉害了,正儿八经地为民做事。
这个功能的途径有两个:
- 一个是设置→客服→快捷工具→误出售找回。
- 另外一个是背包→帮助→误出售找回。
对于这个调整,我打满分。
客服系统的第四个调整也同样是为民服务的。
第四处调整是贵族奖励补回。
之前有很多玩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获得相应的贵族等级奖励,一直处于一种投诉无门的困境,这个情况以后就好处理了,直接通过设置→客服→快捷工具→贵族奖励补发或者充值→贵族特权→帮助→贵族奖励补发这两个途径快速补回。
对于这个调整,我打101分,比满分还多1分。
第五个调整和第四个类似,也是补发。
不过这里补发的是由于邮件数量超过上限,导致的道具未到账。玩家可以通过设置→客服→快捷工具→未到账补发或者商城→英雄/皮肤/特惠→帮助→未到账补发来完成补发操作。
不过这里补发也有需要注意的点:该系统只能找回30天内因为邮件问题没有领到的道具,除此之外的情况都无法补发。
第六个调整是新增了一个自助服务。
这第六个功能我觉着好像不是一个好事,因为咱也不知道查询这个贵族积分的过程需不需要密码之类的,如果不需要的话,可能很多小伙伴会因为这个功能遭殃了。
当然了,刨开这个可能算是未雨绸缪的担心,其它的功能还是比较好的。就比如我把号借人了,在拿回来后我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查看到他有没有乱动我的东西,这也算是一个变相的保证吧。
以上,我是静海君,喜欢的小伙伴记得点个关注哦,谢谢大家。
男孩用父亲手机玩王者荣耀花掉千元父母欲退款,客服:将核实
日前,河南三门峡的赞女士向澎湃质量报告投诉平台(www.thepaper.cn/consumersComplaint.jsp)反映,2月11日晚,其11岁儿子小明(化名)用父亲手机玩手机游戏王者荣耀时,两天充值近千元,用于购买游戏点券兑换游戏虚拟人物“皮肤”等道具,她希望游戏方能退还这笔充值费用。
2月13日,赞女士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称,其夫妻俩都在矿山工地上班,一月收入不到6000元,还要赡养两位年逾七旬老人,一千元对于其家庭来说是笔不小数目。
王者荣耀点券购买页面
母亲:儿子拿大人手机玩游戏充值千元
赞女士称,2月11日,小明父亲去矿山上班,下了矿洞要第二天中午才能回来。“手机给孩子玩了二十多分钟,就支付了一千元,一看账单详情是充给了王者荣耀,我气得一晚上都没睡着。”
小明是家中独子,今年上五年级,玩王者荣耀已有一年多。赞女士称,其夫妻俩今年已四十七岁,并不懂网络游戏,儿子都是拿大人的手机玩游戏,也没过多管。
赞女士夫妻俩在村子附近一矿山工地上班,丈夫是矿上保卫科的,平时会跟着工人一起下矿洞干活,赞女士则在矿厂办公室工作。两个人收入加起来不到6000元,供小明读书,还要赡养两位年逾七旬老人,日子过的并不宽裕。
“他爸昨晚害怕再扣钱,吓得把王者荣耀已经从手机上删除了。”赞女士说。
赞女士提供的微信账单信息显示,2月10日至11日期间,小明分别向王者荣耀的两个账号里充值了五次,共计购买997.5元游戏点券。赞女士称,小明使用的游戏账号,一个是其丈夫的QQ账号登陆的,另一个是小明自己的QQ账号。
微信支付账单
律师:如
监护人不同意,游戏方应退还款项
律师宋强告诉澎湃新闻,根据民法总则第19条规定,11岁的小明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实施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孩子的法定代理人追认;发定代理人没有追认前,根据合同法第47条规定属于效力待定,法定代理人拒绝追认的合同无效,游戏方应返还该笔充值款项。
2018年,西安也曾发生类似案例,一位10岁孩子用父亲支付宝4天内向一款游戏充值近两万元,但游戏公司以无法证明游戏充值系孩子所为,拒绝孩子父母提出的退款要求。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曾在《检察日报》刊文就该案例进行了分析,他同样认为,8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则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他们实施的民事行为,除了纯获利或与自身年龄、智力等因素相适应的民事行为外,其他的都需要监护人的同意或追认。对于这类行为,只要家长事后不同意或不追认,都应属于无效。家长事后向游戏公司要求退款的行为是依法且正当的,游戏公司当然应及时将充值金额全部退还。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