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尔号2【赛尔号2雷伊与迈尔斯 电影免费观看】
《赛尔号2》影片制作方舞之动画申请新三板挂牌上市
挖贝网讯 2月24日消息,苏州舞之动画股份有限公司已于近日正式申请新三板挂牌,全国股转系统披露的挂牌资料显示,舞之动画成立于2008年7月22日,于2015年12月9日完成股改,董事长郑利嘉、董事殷玉麒二人合计持股69.84%,为公司共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公告显示,舞之动画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1-8月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935.38万元、1264.63万元、1540.18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75.67万元、-531.27万元、172.07万元。
舞之动画的主要动漫电影作品有《赛尔号2》(2010 年上映)、《赛尔号3》(2012年上映)、《神笔马良》(2013 年上映)、《赛尔号4》(2014 年上映)以及《奥拉星》(2015年上映),舞台剧作品有《盗墓笔记3》、《小时代》等作品的多媒体内容。目前也正在制作《爸爸去哪儿2》、《熊猫与鼹鼠》等一批新作品。
舞之动画本次挂牌申请的主办券商为兴业证券,法律顾问为上海融孚律师事务所,财务审计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你小时候玩的赛尔号还活着,但它刚丢了半条命
小发聊过很多老游戏的故事,经常能看到有很多差友评论: “ 我去这游戏还没死呢? ”
尤其是放到手游动不动就停服下架的今天,那些老游戏的生命力就显得极其诡异。
最近刷新闻的时候,我就发现了有一款不那么老的老游戏,以一种半死不活的姿态摆烂式活着。
这个游戏的名字,叫《 赛尔计划 》。
严格来说,《 赛尔计划 》其实是个 2023 年发行的新游戏,但它的内核却相当古早,从名字就能看出来。
不卖关子了,《 赛尔计划 》的 “ 赛尔 ” ,就是你小时候玩的那个《 赛尔号 》的 “ 赛尔 ” 。
淘米网的《 赛尔号 》大家总该听说过吧,这个上线于 2009 年的网页游戏 IP 化之后,除了衍生游戏之外,还出过系列图书、大电影和各种周边。
到了 2019 年,赛尔号相关游戏累计注册用户就已超 3 亿了。
而《 赛尔计划 》,就是淘米基于赛尔号 IP 制作的手游。
然而这手游不但没把赛尔 IP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反而刚过一年多就出事了。
前两天,官方发布了一篇小作文,大概意思是这游戏眼看着就再起不能了,于是他们决定,虽然不会直接关服跑路,但以后就不再更新版本了。
到这一步,制作团队多少有点 “ 我摆了,你随意 ” 的意思,说《 赛尔计划 》半生不死不过分吧?
所以这款承载了 “ 三亿小学生的童年梦想 ” 的赛尔号 IP 手游,是怎么从天胡开局玩崩的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 赛尔计划 》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游戏。
小发知道家人们八成懒得看我长篇大论解释一款凉了的游戏,所以直接把结论放前头:《 赛尔计划 》相当于是《 赛尔号 》的二游化重制版。
赛尔号里那一套回合制战斗、属性克制的核心玩法,直接拿来就用了。
不是哥们,我每天挑外卖都要花半小时,你怎么敢把十多年前的玩法端上来给我品鉴啊?
但在这样的玩法面前,依然有人会出现卡关的情况,原因很简单,要么是不够肝,要么是不够氪。
这时候就可以看看自己的号上,有没有花了资源点好角色的天赋?有没有日日夜夜下副本找高星刻印?有没有把日常挨个昨晚提升技能等级,有没有豪掷千金十连抽召集五星角色?
游戏里有不同于 “ 赛尔号 ” 老游戏的新东西吗?当然是有的。
《 赛尔计划 》的美术就挺不错,无论是 UI 、技能特效还是精灵拟人化后的形象,看着都挺潮。
不过手游玩得多的朋友们应该秒懂,一个二游沦落到把美术当主要吹捧对象的时候,那基本就意味着完犊子了。
与此同时,游戏里还塞了一堆 PPT 式的对话,拜托,我不是来玩 galgame 的好吧?
小时候我玩罪恶都市不做任务也能玩一天,这并不代表现在我就能忍受又臭又长的对话。
《 斗破苍穹 》比《 卡拉马佐夫兄弟 》更能让人快速沉浸,更何况你这剧情也称不上是《 卡拉马佐夫兄弟 》,最多也就是《 海尔兄弟 》。
另外有一个让小发十分不解的现象,是《 赛尔计划 》卡池中的角色有相当一部分是男性。
不是说不能这么做,我也理解它取材于赛尔号 IP ,原本里面就有很多雄性设定的角色。
但《 赛尔计划 》在三行共 15 个五星角色里,有 9 个是男角色,总感觉怪怪的。。。
为啥这么说呢?可能有二游玩家还记得,去年二游圈狂喊 “ 有男不玩 ” ,你可以理解成部分玩家发起了一场 “ 不玩卡池里有男角色的二游 ” 的运动。
《 赛尔计划 》本来就凉,还顶风作案,也不知道是放弃治疗,还是本着黑红也是红的想法,吸引点人关注。
也许有些差友就要替赛尔号叫屈了,这 IP 是儿童向的啊,哪会关心二游圈的?
有这个想法的朋友,应该是脱坑很久了。在座的绝大多数人,应该都不知道现在的《 赛尔号 》是啥样子。
你以为《 赛尔号 》依旧充满童真童趣,还是那么可爱。
实际上《 赛尔号 》在几年前就有泳装大姐姐了,谷歌图片甚至以为这是《 蔚蓝档案 》里的角色。淘米不懂二游?别开玩笑了,它可太懂二游玩家的 XP 了。
如果说当年的《 赛尔号 》就像是宝可梦里的皮卡丘大战杰尼龟,那现在的《 赛尔号 》,就是一身腱子肉的小智和皮卡丘互相摔跤。
鬼知道这两画风完全不同的玩意,究竟是怎么塞到一个游戏里的。
而且小发给《 赛尔计划 》挑的毛病,一年前游戏上线那会就有人变着花样吐槽了。
很显然,游戏虽然做了不少改进 ( 存疑 ) ,但很多问题至今依然没有解决,可能也解决不了。
在 TapTap 上,它只有 6.3 分,去掉情怀分的加成,也不知道能不能有 6.0 的及格分。
小发没有危言耸听,供你参考,《赛尔号 》手游的 TapTap 分只有 5.8 分。赛尔号 IP 衍生的其他游戏,也基本都是 6-7 分的样子。
这 IP 想要重塑自我的想法我很认同,毕竟光吃老本早晚要寄。
严格来说,《 赛尔计划 》算是赛尔号 IP 向当前二游领域的一次深入探索,可惜失败了,四舍五入,这 IP 约等于没了半条命。
不过有一点倒挺值得夸,《 赛尔计划 》虽然寄了,但它起码没随随便便给停服下架了。
小发现在入坑网游、手游越来越谨慎的原因,就是因为很多厂商太随心所欲了。
发个停服公告,你辛辛苦苦玩出感情的号就没了,钱也打了水漂,给的那点补偿,基本都是其他游戏的一些礼包:说好听点叫礼包,说难听点不就是把玩家引流过去吗?
所以这种陪伴服的形式,真的建议游戏厂商们多学一学。
借着这个机会,我也顺便看了一下其他几个经典的童年 IP 。
淘米网手头除了赛尔号外,还有摩尔庄园这个 IP 。
2021 年的时候,《 摩尔庄园 》手游上线,游戏 3D 化了当年页游里的经典场景,复刻了过去的玩法,添加了不少新功能。
时间好像在这个游戏里冻结了,上号之后,我们仿佛能通过屏幕,看到十多年前那个电脑前点鼠标的小小的自己。
这个似乎 “ 咋看咋顺眼 ” 的手游,分一定很高吧。
实际上,它只有 6.4 分,比《赛尔计划 》高一丢丢。
当年儿童页游的另一个幻神《 奥比岛 》,也在前两年出了个叫做《 奥比岛:梦想国度 》的手游。
今年 5 月份的时候,我们写过关于风靡万千小女孩的奥比岛的故事。
当时人们还在发帖感怀过去的自己,对这个游戏念念不忘,爱得深沉。
面对这个情怀拉满的游戏,以感性女孩们为主的玩家群体又给它多少分呢?
答案是 7.2 分。
过去的这些国民级儿童游戏 IP 不是没有高分的,像是腾讯《 洛克王国 》的手游《 洛克王国:世界 》,分数就有 9.1 分。
这分,又高又硬,看着都不像是腾讯能有的分数。
不过我要是说,这游戏还没公测呢?
所以你大概能猜到它这高分是怎么来的了——有很多当年玩洛克王国的小孩哥小孩姐长大了,看见手游的消息,就过来写个小作文缅怀过去,顺手送个五星好评。
好评给的不是腾讯,给的不是《 洛克王国:世界 》,给的是自己那早已消失的无忧无虑的过去。
等游戏上线后,情怀滤镜被打碎,也不知道去掉水分的分数,最后还能剩多少。
感觉这些老 IP ,基本都面临一个困境。
那就是看上去情怀拉满,很有号召力,实际在当前的游戏市场中,往往落于下风。
它们在随便做点东西就走红赚钱的时代发家,却又在多年后,饱经内卷折磨,被流行文化和市场风向暴打。
这些老 IP 经常会有一种错觉,那就是想把过去页游的东西,原汁原味搬过来,用回忆杀狠狠戳玩家的泪腺,让他们库库掏钱。
但它们是不是忘了,如果玩家想怀旧,那为什么不直接去玩页游呢?
这不难理解吧,你看穿越火线的回坑玩家有多少玩 CFHD 的?
页游的老古董设计被拿出来塞手游里,圈外玩家不感兴趣,老玩家选择玩页游,手游可不就剩下个凉凉了。
没错,好 IP 是很重要,但玩家可不管你什么牛逼 IP ,游戏不好就不玩,哪怕是有腾子这样的逆天后台也不一定行。
瞅瞅世界级大 IP 游戏《 宝可梦大集结 》的数据,几天没看拉成什么样了。
在这些老 IP 的新游戏面前,冲着情怀来的人,离开的时候也毫不留情。
大概是因为游戏的最终效果,实在很难和那个为他们童年创造快乐的游戏划上等号。
对于《 赛尔号 》这些老 IP 的粉丝来说,没有谁能代替这些 IP 在他们心里的地位,哪怕这些 IP 的新作品也不能。
只有童年玩的那个《 赛尔号 》,才是最好的《 赛尔号 》。
这句话的重点不是《 赛尔号 》,而是童年。
时代抛弃了许多游戏,但赛尔号2的记忆仍在玩家心中延续
“揭开尘封的过去,是在警醒未来”
2011年对淘米公司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
七月份上映的《赛尔号》系列的第一部动画电影,与八月份上映的《摩尔庄园》系列的第一部动画电影,反响都相当不错。
虽然现在看来这只是表面繁荣,甚至是淘米公司决策方向错误的开端,但看家IP的深厚人气得到了进一步证实,所以说趁热打铁推出一系列衍生游戏自然是理所应当。
《赛尔号2》(彼时尚未改名,下文统称《约瑟传说》)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的雷伊还保持着简约的设计风格)
时至今日,很多大学生、高中生对于《赛尔号》这个IP,仍然有着清晰记忆。
稍加引导,他们甚至会与你大谈特谈当年的网游启蒙经历,或者是吐露自己第一次氪金的感受。
但若是提及起《赛尔号2》或者说它的另一个名字《约瑟传说》,那些刚刚还在讲个不停的玩家,却感到颇为陌生。
这款曾经打着“赛尔号续作”名头的游戏,似乎并没能给他们留下什么印象。
(此时尚未改名,仍然是《赛尔号Ⅱ》)
消逝算的上是《宝可梦》的老玩家了。
他在小学时期便已经接触到了第三世代的“宝石系列”,盗版宝可梦卡牌以及每天中午定点播放的动画。
实际上,绝大多数玩家对于宝可梦系列的第一认知并不是第三或是第四世代的掌机游戏,而是5角一包的盗版宝可梦卡牌以及洗脑的台词。单薄的卡牌和家长对电视的限制,脑补自然成为了有效的娱乐方式,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此时期国产类宝可梦游戏的同人创作。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消逝的论坛帖子)
玩到更加王道热血,还能探索太空的《赛尔号》之后,脑补SPT(赛尔先锋队,初期赛尔号剧情的主角)的故事取代了消逝对宝可梦卡牌玩法的摸索。长期的脑内构思也需要一个出口,同人创作是情理之中。
(或许这才是中国玩家的宝可梦启蒙吧?)
在纸上的涂鸦是当时消逝最常用的方法,这不仅是所有同人作者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也是每个年少充满幻想的孩子自然会去做的事情。但他没有停留于此,伴随年龄的增长与技术力的提升,电脑课上学到的flash软件似乎更能满足他的创作的欲望。
《约瑟传说》在2011年的7月份正式公测,各个合作平台的论坛社区也一并建立了起来。时值暑假,再加上电影的造势与联动。很多赛尔号玩家开始接触这款并不简单的游戏,消逝这类老玩家自然也不会例外。
虽然达不到当时Game Freak的水平,但说是碾压国内竞品也绝不过分。以粗线条勾边再上色的精灵画风,完美契合地图的设定,促使了《约瑟传说》论坛同人板块的繁盛。
当时的消逝被这种独具特色又水平极高的精灵设计所惊艳,在深入游玩之后,每个氏族出色的剧情更是极大地激起了他的创作欲望。混迹论坛不久,他便开始了全新的同人创作。
(早期的《约瑟传说》精灵设计,简约却又特点鲜明)
现在再去谈4399等小游戏平台,大多数玩家会嗤之以鼻,毕竟靠侵犯版权牟利不可被原谅。但被这些平台搬运的flash小游戏,却是现今独立游戏产业蓬勃发展的奠基人,立足于这些平台的儿童网游,也是许多玩家最早的游戏印象。
(网络环境也是flash游戏大行其道的原因)
尽管现在flash游戏已经淡出玩家的视野,但在当年,基于flash开发的网页游戏,不但养活了一群定位于少年儿童的公司,给很多玩家带去快乐,更是见证了不少开发者的起落。
初中微机课上必修的flash使用,也让消逝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纸笔涂鸦。
手绘再拍照上传,通过flash叠图画加工,便诞生了最初的三大主宠。从设计上不难看出,消逝的作品更像是不避嫌的将宝可梦与赛尔号的设计结合了起来,这也是当时很多同人创作的特点:既然官方做不到,那就亲自来融合喜爱的游戏元素。
抱有这个想法的玩家很多,但在当时的年纪,能做到消逝这一步的,没有几个。
(网页flash已经被淘汰,但作为动画制作软件仍有着不错的体验)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帖子)
当被问及是什么驱使自己完成了接下来七十余张图鉴的制作时,消逝是这样说的:
“可能是身边的人和网友都挺支持我的吧,我本身比较喜欢创作,既然有人喜欢,时间允许肯定会一直创作下去的。
对于喜欢画画的人来说可能一直都会喜欢创作吧,以前一起创作的好友,还是有些人在继续创作,顶多方向不一样而已。”
(最早的三只精灵的设计)
创作没有因为升入高中而停止,随着flash软件的愈加娴熟,消逝在更新精灵图鉴的同时,还制作了不少动态场景和技能动画。
而他的灵感源泉,这次不再是宝可梦和赛尔号,而是《约瑟传说》那细腻的必杀动画和场景设计。这款游戏的出色美工,以及早期非人形精灵主导的设计方向,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逝。
(《约瑟传说》早期的地图设计)
于是他萌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为什么不用flash语言写一个游戏,让宝可梦与赛尔号系列完美联动?不过结果显而易见,这件事因为他的学业加重而流产,但还是做出了一部现在看来“中二”爆表的flash动画。
(消逝制作的短片截图,他自己感慨放到现在大概要收任天堂的律师函了)
尽管没能做出游戏,但被《约瑟传说》的设计师找到,是消逝完全没有想到的。虽然现在可以认定他就是老玩家口中的“陆殿”陆沛腴(贾斯汀站长的原型,《约瑟传说》早期艺术风格的缔造者),毕竟早期的《约瑟传说》是极其注重口碑和玩家观点的。
但和消逝聊到最后,这位设计师也没有透露姓名,更没有像成功人士传记所写的那样,给出一个工作的承诺,只是表达了希望以后能在一起工作的肯定。这只是消逝同人创作经历的插曲,但在不久之后,他就停止了更新。
陆沛腴也在几乎同一时期,调任至《战神联盟》(赛尔号3)开发组,《约瑟传说》整体风格大变,趋向同质化,并最终于16年停止更新。
在最后问起消逝对于淘米公司和《约瑟传说》的看法时,他的回答或许可以代表不少老玩家:
(这种行为很多同类游戏都有在做,虽然败坏口碑但盈利可观)
“为什么都去做手游?就是因为越触手可及才越容易得到用户的喜爱,这样才能有营收,才能活下去。”
消逝有些时候会去思考,为什么国内游戏厂商,除去腾讯这种级别的巨头,最后只走出来了米哈游。几乎同一时期有着更加雄厚资本实力的淘米,却落到了如今的地步?
这个问题相当复杂,可以归咎于淘米领导层错误的决策,周边产品开发导致老玩家流失,也可以归咎于转型过晚,市场再无空间去入场。
不论怎么分析,都怪不到淘米技术力的层面上,《约瑟传说》就证明了当时的淘米,技术力足够击败所有对手。但这款游戏还是死了,死于营收压力。
他甚至有个不切实际的猜测,基于这款游戏的早期美术风格去制作3D独立游戏,是否就没有《TemTem》什么事了呢?
没人知道会怎么样,他只能是希望国内的游戏产业可以越来越好。
—- End —-